斫琴之道,亦是养心之道。三十余年光阴,我们所坚守的,不仅是手艺,更是那份与木对话、与声相和的宁静心源。 在这喧嚣的世间,能守得一隅,听半日弦音,看匠人斫琴,便是难得的清福了。

古琴之形制,亦是言语。伏羲式浑朴,仲尼式清简,蕉叶式则如风过林梢,自有一段天然的卷舒之致。抚琴时目光流连于琴身,那象征天圆地方的弧度,收敛的线条,是匠人与梁材古木、泠泠七弦长久对话后的默契。琴之形,便是琴之性,亦是抚琴者心性的外化。


古运河畔的天音琴坊,室内墙面上静静悬着古琴胎胚的骨骼。一张良琴的诞生,并非朝夕之功。自选材始,那百年老杉的躯干,需顺应木理,剖解出琴胎的雏形。而后是漫长光阴的等待——阴干。如同酿造醇酒,木料在岁月的流转里,褪去初生的燥气,敛藏起自然的呼吸。
急不得,也催不得,全凭一个“候”字。
斫琴之道,贵在“听”。天音琴坊的老师傅们,深信此理。他们日日与木相处,非是强加意志,而是俯首聆听。每一次打磨,手下传递的细微震颤,都是木材无声的回应。何时该留几分厚重以蓄其韵,何处需削至纤薄以求其振,全凭这手底心间的对话。所谓“良琴易得,正音难求”,那“正音”的根基,便深植于这斫琴者与天然材料的相知相惜之中。


琴式之流变,非为标新立异。天音琴坊在承袭古意之余,也思索着古琴在当下时空的呼吸。古制是血脉,是源头活水。今人则尝试在形制的微妙尺度间游走,或在琴腔的共鸣结构上精研,所求非是改弦易张,而是如何让那穿越千年的清音,在今日的七弦上,焕发出更贴合时代的清响。



斫琴之道,亦是养心之道。三十余年光阴,我们所坚守的,不仅是手艺,更是那份与木对话、与声相和的宁静心源。
在这喧嚣的世间,能守得一隅,听半日弦音,看匠人斫琴,便是难得的清福了。
更多古琴信息
欢迎关注扬州天音琴坊
- 电话 -
13605272921(微信同号)
15724812356(微信同号)
天音琴坊- 地址 -
扬州市邗江区城北乡槐南村槐南路天音琴坊
天音古琴艺术交流中心/天音古琴品鉴中心- 地址 -
扬州市广陵区泰州路188号(扬州经典商务广场2幢207室、208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