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st delivery 48 hours a day
48小时极速发货
欢迎拨打咨询热线:18652599750
欢迎来到天音琴坊官方网站
活动详情
EVENT DETAILS
《斫琴图》:顾恺之笔下,千年琴工的不朽身影
来源: | 作者:天音古琴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0 | 4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世人皆知顾恺之画绝,称他“顾虎头”,《洛神赋图》飘逸浪漫,《女史箴图》庄重典雅,皆名动千古。却很少有人知道,他还有一卷《斫琴图》——中国三千年琴史上唯一存世的斫琴主题古画。它不像一般画作追求诗情或教化,只是安静地,把魏晋时代匠人造琴的四个瞬间,凝于绢上。



        世人皆知顾恺之画绝,称他“顾虎头”,《洛神赋图》飘逸浪漫,《女史箴图》庄重典雅,皆名动千古。


        却很少有人知道,他还有一卷《斫琴图》——中国三千年琴史上唯一存世的斫琴主题古画。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        它不像一般画作追求诗情或教化,只是安静地,把魏晋时代匠人造琴的四个瞬间,凝于绢上。



琴如何从木与丝化作音声之器?


答案

就在这幅画的细节之中。


TIAN YIN

选材

老木清音,非朽不取
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《斫琴图》最左,一人脚套红鞋护具,正持“斤”斫木。


        “斤”似斧而刃横,是古时粗平木工具,如今早已少见。他脚边木屑散落,仿佛能听见清冽的刨木声。下方蹲坐者持“鐁”,做更深层的平整——那是刨子出现前最常用的精细切削工具。


        顾恺之笔下的琴,已是“面底相合”的全箱式,与传世唐琴形制无异。


        面板多用桐木或杉木,谓之“阳木”,须松透清脆;底板则取梓木,称“阴木”,以坚实凝重为要。阴阳相合,琴才能出声如磬、余韵悠长。


而选材之要,首推“老而不朽”。


        画面中的木材,并非新伐之木,应是多年陈放、干透稳定的“琴坯料”。最好取自庙梁、古棺,经数十年风干,水分尽去,叩之清响,如石如玉。太朽则易裂,太新则声闷。“老而不朽”,才是良材。


TIAN YIN

琢削

心中有徽,指下有度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画面中部,是《斫琴图》人物最集中的场景:五位匠人,或坐或立,专注如禅。


        两位主匠身坐虎皮,周身散置斧、锯、凿、锉,是精细加工琴面琴底、制作岳山、龙龈、雁足等零件的阶段。


        值得注意的是,二人手中皆执笔——或为竹笔画线,或为毛笔定徽。


        右者袖卷半高,正屏息勾画琴面十三徽的位置。


        琴徽,是泛音之眼,音律所系。文人素爱以蚌壳为徽,取其素雅,亦因月光之下微光隐约,便于寻音。也有以金、玉、象牙为饰者,但徽必与琴面平齐,若凸起便是外行之误。


        顾恺之所处,是嵇康弹广陵散、王献之操《桃李》的时代。他虽未留名琴史,却深谙琴器之理。若非熟知音律,怎能将琢琴之慎、定徽之精,画得如此传神?


TIAN YIN

审音

琴未成而声已动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审音一幕,位于画面中右。


        一琴初成,岳山冠角俱在,漆色已备,唯缺徽位。


        一者环抱琴身,手指轻拨四徽之位,垂目倾听:对面长者凝神以待,二指微抬,似在指点高低。


        有人曾说,这琴身画弯了。其实,那或许是顾恺之有意描画琴的“低头”——琴面自三徽始微微弧形下延,便于按音出音。在平面之上表现三维弧度,极难。


        这一点“曲笔”,恰是他懂琴的证明。


        琴未张弦、未镶徽,却已可审音调声。匠人耳辨精微,手修虚实,这是斫琴中最需灵性与经验的环节。


TIAN YIN

造弦

冰弦如玉,造之不易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画面右上,一人独坐长席,指尖轻拨丝线,目垂神凝,如听天籁。


        他就是造弦人。


        宋以前,斫琴者多兼造弦,之后渐成二事。


        丝弦制作,是一门深奥手艺。须选上等白丝,以综计数,按弦位定丝数,再以胶、麦、蜡、桑白皮等物同煮,“不可太生,不可太熟”。


        火候差了一分,声便浊一分。


        其后反复绷晒、缠丝,才得“冰弦”如玉——色如冰透,声沉而韵长。《斫琴图》中,他轻拨未成的丝线,实则是在听其韧度与均匀。这是丝弦将成未成时最关键的一听。



TIAN YIN

一画千年,琴心未绝


        顾恺之没有描绘斫琴的全过程。他只是选了四个片刻:斫木、琢削、审音、造弦——然后不着痕迹地,将它们安放在同一时空里。仿佛所有匠人同时在工作,岁月在画中重叠。


        三千年斫琴史,变的是工具与流派,不变的是人对良材与妙音的执着。


而《斫琴图》

就像一扇微开的窗

让我们瞥见:


在离乱纷扰的魏晋

仍有人埋首木屑与丝缕间

以手、以耳、以心

将一块老木、一缕蚕丝

一步步,变成能诉尽人间清浊的——琴
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天音古琴天音琴坊斫琴师卢荣乐器古琴演奏


更多古琴信息
欢迎关注扬州天音琴坊

- 电话 -

13605272921(微信同号)

15724812356(微信同号)


- 天音琴坊地址 -

扬州市邗江区城北乡槐南村槐南路天音琴坊


天音古琴艺术交流中心/天音古琴品鉴中心

- 地址 -

扬州市广陵区泰州路188号(扬州经典商务广场2幢207室、208室)